X
欢迎来到颍上先锋网!
天气预报:
党的二十大学习课堂

安徽颍上:众志成城 防汛一线党旗红

编辑:xwzzb 来源:颍上先锋网 日期:2020-08-07 点击:10354

  7月20日,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。按安徽省防指命令,颍上县分别于7月20日9时16分、12时、13时先后启动淮河南润段、邱家湖、姜唐湖3个行蓄洪区。面对严峻考验,颍上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冲锋在前,全力以赴,护淮河安澜、保人民平安,党员干部显担当,防汛一线一面面红旗美如画。

  老党员冲锋在前显担当

  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,颍上县行动迅速,立即成立防汛指挥部,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,周密部署并明确责任分工。县委、县政府把防汛抗洪生产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,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现场解决问题。


  7月20日中午12时,接省防指命令,邱家湖开闸行洪。面对茫茫大水,半岗镇徐郢社区党员干群在古城保庄圩筑起第二道坚实防线。老支书徐从生长期在淮河岸边工作,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经验丰富,主动请缨到防汛第一线。

  “邱家湖近13年没有行洪,我们曾经历过行洪,可以给年轻干部提供经验。”70多岁的徐从生带领由社区“两委”干部、村民组长和党员群众组成的抗洪抢险队,日夜守护在防汛大堤上,组成了一道抗洪抢险的靓丽风景线。

  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

  在防汛考验面前,颍上县半岗镇孔台村党总支部党员以及群众闻汛而动,冲锋在前,切实织密防汛安全网。

  7月20日凌晨两点,孔台村党总支部接到防汛蓄洪指令,10个小时以后将开闸蓄洪。此时,种粮大户卞介堂的14万斤小麦仍然存储在蓄洪区。接到消息后,孔台村党总支部当机立断,决定帮助他转运小麦。党总支书记孙方刚说:“小麦是老百姓的口粮、农民的心血,我们必须把小麦转移上来,不能让群众受损失。”

  由党总支部带领村干部,发动群众参与,成立财产转移突击队,奋战9个多小时,成功将14万斤粮食全部转运到安全地带。说起这事,种粮大户卞介堂满是感激:“没有大家帮忙,我真不知道怎么办!现在我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,粮食转出来我就放心了。”


  蓄洪以后,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至关重要。由于行蓄洪区水位较高,孔台村的自来水厂被洪水倒灌,村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。村党总支部积极组织人员施工,从其他水厂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,同时协调两台运水车,实行不间断供水,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。当地村民李凤喜说:“一天一送水,够吃的,生活没问题。”

  高扬阵地旗帜,筑牢战斗堡垒,基层党组织就是人民群众的“主心骨”。在孔台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,孔台村共转移灾民206人,挽救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,目前,4个庄台的300多位居民情绪稳定、生活安定。孙方刚说:“防汛就是打仗,群众舍小家为大家,我们要为群众做好保障,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第一位。”

  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

  在被洪水围困的各个庄台,一支支党员服务队冲锋在一线,齐心协力防汛,保障居民生活,践行着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铮铮誓言。


  颍上县直机关单位选派驻姜唐湖行蓄洪区新台村临时党支部的6名党员,在得知淮河对面霍邱县临淮岗乡张台村周围道路被淹、供电中断、村里200多名群众急需转移安置的情况后,主动请命奔赴灾区帮助转移安置群众。从7月22日下午开始,通过泊船陆续开展被困群众转移安置工作,连夜奋战直至23日,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,200多名受灾居民被顺利转移安置,彰显了颍上县党员干部群众的互帮互助精神。

  姜唐湖行蓄洪区各庄台临时党支部,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、设立党员责任堤、开展党员宣传组等方式,组织党员冲锋在第一线、战斗在最前沿,成为群众的“主心骨”和贴心人。

  金唐村四面环水,随着姜唐湖行蓄洪区内的水位上涨,村民唐德友愈发担心——他的妻子身患重度糖尿病,需要定时打针吃药,汛期还能得到保障吗?村党员服务队得知情况后,立即赶往唐德友家中,及时帮助解决难题。“药吃完了他们就来送,这下我们可吃了定心丸。”唐德友说道。

  颍上县王岗镇金唐村村主任罗应利介绍,村里成立村级应急服务队后,对庄台居民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,缺粮的送粮、缺药的送药,在行洪这段时间内,确保村民安全度汛。

  7月26日上午,姜唐湖蓄洪区戴家湖一涵闸闸门破损,在大堤背后形成直径约10米的漩涡,经过广大官兵和干群奋战,8月1日凌晨,漏水涵闸被成功封堵,险情基本排除。

  汛期以来,颍上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,该县349个村和社区、1091个村级党组织、116个抗洪一线临时党支部,主动作为、强化担当,带领辖区党员干部以及群众冲锋在一线、战斗在最前沿,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任务,持续发扬不怕疲劳、连续作战的作风,团结带领周围群众筑牢战胜洪涝灾害的坚强战斗堡垒。

  (来源:学习强国)